帶式輸送機作為連續散裝物料的運輸機械,在攪拌、破碎及篩分設備中得到了廣泛地應用,輸送機在運輸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經常會出現膠帶跑偏現象,這不僅會引起漏料、設備的非正常磨損與損壞,降低生產率,而且會影響整套設備的正常工作。因此,正確判斷出膠帶跑偏的原因并及時予以排除,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
造成輸送機膠帶跑偏的根本原因是:膠帶所受的外力在膠帶寬度方向上的合力不為零或垂直于膠帶寬度方向上的拉應力不均勻而引起的。由于導致膠帶跑偏的因素很多,故應從輸送帶的設計、制造、安裝調試、使用及維護等方面來著手解決膠帶的跑偏現象,使得輸送機能夠順利地為生產服務。
在實踐中,總結出膠帶的跑偏規律是:
1. “跑松不跑緊”即:如果膠帶兩側的松緊度不一樣,則膠帶向松的一側跑偏。
2. “跑后不跑前”即:如果托輥支架等裝置沒有安放在膠帶運行方向的垂直截面上,而是一端在前,一端在后(沿膠帶運行方向),則膠帶會向后端跑偏。
3. “跑小不跑大”即:如果滾筒外表面加工誤差、粘料或磨損不均造成滾筒直徑大小不一,則膠帶會向直徑較小的一側跑偏。
調整膠帶跑偏的方法可以歸納出以下幾種:
1.調整張緊機構法
膠帶運行時,若在空載與重載的情況下都向同一側跑偏,說明膠帶兩側的松緊度不一樣,應根據“跑松不跑緊”的規律,調整張緊機構的絲桿或配重;如果膠帶左右跑偏且無固定方向,則說明膠帶松弛,應調整張緊機構。
2.調整托輥支架法
膠帶在整個輸送機中部跑偏時,可調整托輥支架來調整跑偏。在制造托輥支架時,兩側安裝孔都應加工成長條孔,以便進行調整。具體調整方法是皮帶偏向哪一側,將托輥支架的哪一側朝皮帶前進方向前移,或將托輥支架的另外一側向后移。如下圖所示:膠帶向上方向跑偏,則托輥支架的下位處應當向左移動,托輥支架的上位處向右移動。對較長的皮帶機系統,調整托輥支架是非常有效地。
3.調整改向滾筒法
改向滾筒的調整是膠帶跑偏調整的重要環節。因為一條膠帶輸送機至少有2個滾筒,所有滾筒的安裝位置必須垂直于膠帶輸送機長度方向的中心線,若偏斜過大必然發生跑偏。其調整方法與調整托輥支架類似,對于頭部驅動滾筒,如膠帶向滾筒的右側跑偏,則右側的軸承座應當向前移動,反之,則左側的軸承座應當向前移。相對應的也可將右側軸承座后移。而尾部改向滾筒的調整方法與頭部驅動滾筒剛好相反,調整方法下圖所示,經過反復調整直到膠帶調到較理想的位置。
4.調整機架法
輸送機機架兩側高低不一時,在載料運行中,膠帶則會向機架低的一側傾斜,這時應重新調整機架,使機架保持水平便可避免此類跑偏。此外將托輥組支架加墊片調平,也能達到糾偏的目的。
5.安裝調偏托輥法
若在輸送機上安裝兩組自動調心托輥(平輥或槽輥),即可自動糾正膠帶的跑偏現象。例如:當膠帶跑偏與某一側小檔輥出現磨檫時,該側的支架便會沿膠帶的運行方向前移,另一側即相對地向后移動,此時膠帶就會向后移動的檔輥一側移動,直至回到合適位置。
6.安裝限位立輥法
如果膠帶總向一側跑偏,可在跑偏側的機架上安裝限位立輥,這樣,一方面可使膠帶強制復位,另一方面立輥可減少跑偏側膠帶的拉力,使膠帶向另一側移動。
7.調整滾筒法
如果膠帶在滾筒處跑偏,則說明滾筒的安裝欠水平,滾筒軸向竄動,或滾筒的一端在前一端在后,或磨損不均造成滾筒直徑大小不一,此時,應校正滾筒的水平度和平行度,或因磨損不均而對滾筒進行從新加工包膠處理等。
8.清除粘物法
如果滾筒、托輥的局部上粘有物料,將使該處的直徑增大,導致該處的膠帶拉力增加,從而產生跑偏。應及時清理其表面粘附的物料,同時應調整好空段位的彈簧清掃器,將物料及時清除。
9.調整重力法
如果膠帶在空載時跑偏,而重載時總向一側跑偏,說明膠帶已出現偏載。應調整接料斗或輸送機的位置,使物料卸料點保持在膠帶的中心位置上,最好使所卸物料的方向與膠帶運行方向一致,或采用緩沖托輥代替普通托輥,或增加托棍組,縮小托棍組間隔的距離,以防止其跑偏。
10.調整膠帶法
膠帶使用時間長易產生老化變形,邊緣磨損嚴重或膠帶接縫不平行等現象,使膠帶兩側的拉力不一致,也會引起膠帶跑偏,應重新修整或更換膠帶。
11.安裝自動糾偏裝置法
在輸送機上安裝一自動糾偏裝置,以防止膠帶跑偏。
總之,對于帶式輸送機膠帶的跑偏現象,要根據不同的跑偏情況來采取不同的調整方法,同時,在調整膠帶跑偏時不可急于求成,應慢慢調整,微調時細心觀察,掌握皮帶跑偏的規律,就能找出相應的解決辦法。
